找到相关内容7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佛教伦理现代化重建课题试论

    意味的善恶对立,而建立纯属胜义谛层次的无漏善伦理,可称胜义伦理(supreme morality)。专就原始佛教以及(传统的)小乘佛教言,世俗伦理的奖励根据是在「善有乐果,恶有苦果」的业报轮回之说,功利...panmoralistic)儒家传统之间的根本分辨,即在于此。  我们如再进一步特从大乘佛法的二谛中道观点重新诠释佛教伦理,则可以说,出家道与在家道、超世间的宗教胜义之善与人世间的伦理道德之善,乃至胜义谛与世俗谛...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5470794.html
  • 觉囊派他空思想浅论

    和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相对立,被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斥为印度外道思想,甚至有些直接把它视为印度六派之一的数论派的思想加以批判。就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来说,无论是从世俗谛方面,还是从胜义谛方面讲,凡主张自性空的...了义教理相违背。多布巴说,如果胜义谛超出缘起,最终灭谛(3)也会成为缘起,一切有生灭变化的事物(一有为法)会以缘起为条件,客观世界就会从缘起条件下消失。因此,觉囊派不承认缘起条件下的诸现象,而是积极地...

    许得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2141675.html
  • 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

    蔚为壮观。   对真、俗二谛与苦、集、灭、道四谛的关系,部派佛教各派的看法分歧颇大,大约有这样一些看法:有主张苦、集为世俗谛,灭、道为胜义谛;有主张苦、集、灭为世俗谛,以道谛为胜义谛;有主张苦、集、灭、道四谛均为世俗谛,以空、非我为胜义谛;还有主张四谛各具世俗与胜义二谛。4这表明部派佛教把苦、集、灭、道四谛归结为真俗二谛的倾向,也表明佛教真理与世俗真理的关系,成为了佛教理论的重大问题。   部...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1162418.html
  • 瑜伽王冠之顶饰

     欲了达胜义谛是必须建立在俗义谛之上的。没有这个俗谛的人身做基础就无法了达心最真实的自性。同样地,没有俗谛的修持、俗谛的善巧方便,便无法理解空性的本质。俗义谛与胜义谛是无二的,了解这点非常重要。  ...就外而言,我们要虔诚地皈依佛法僧。从外来说,佛、法、僧也是一种象征,一种引导我们超越轮回的善巧。就胜义谛而言,佛、法、僧就在我们内心之中。究竟来说,心是空性与光明的胜义空瑞格巴,具有觉性─心本身即是...

    敦珠法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3743349.html
  • 佛教“和谐社会”理念的三个支撑点

    妄生分别,认自己体悟到的道理为绝对真理,结果造成纷争,甚至发展到以信仰为名义的分裂、攻讦与战争,这也是人间不和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佛一再说明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区别,胜义谛不异世俗谛,世俗谛不异胜义谛,...

    沈善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3860259.html
  • 掌珍论二量真似义——内院第四次研究会王恩洋君提出讨论

    自体说名真性,即胜义谛。就胜谛立有为空,非就世俗。”又曰:“云何中建立比量?谓就真性眼处性,空众缘生故,诸缘生者皆就真性其自性空,牧牛女等尚所具了。…(如幻事等)”据此所云,则知谕主所立非立真性之有为...非简法体说彼有法为真性之有为无为而简非真之俗有为无为,故无有法法不极成等过。于此当再思之,所谓真性之有为无为云云者,清辨菩萨许为有耶,抑无耶?此中当先辨何谓真性。掌珍云,“真义自体说名真性,即胜义谛。...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4766227.html
  •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三)

    吃天,无处下口。  在佛教经典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需要掌握的最主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分清二谛义。  “二谛”是胜义、世俗二谛。“谛”是“真实”和“真理”之义。胜义谛也称真谛、理谛、实谛、第一义谛。世俗谛也称...明见世俗和胜义二谛义,知识也只有世俗和胜义二谛。”——这就是二谛的划分对象和范围,是“知识”的佛经依据。  从这点就可以排除“胜义谛”是不可思维、不可言说、非知识境的一切乱论。  龙树在《中观论》中说...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2441967.html
  • 索达吉堪布:显密问答录 15、唯识见与中观见

    由此观之,唯识宗的见解不可能高于中观,因《成唯识论》、《唯识二十颂》等唯识宗的主要论典,在最后抉择法界本性时,都承认心性的明清实有。这种成实的心性本体若以胜义谛抉择,肯定不符合佛陀密意。因佛陀在《般若十万颂》中说得非常清楚:“须菩提,若对微如毫端之名相产生执著,亦不得究竟佛果。”《入二谛经》亦云:“天子,若胜义中,真胜义谛是身语意所行境性者,则彼不入胜义谛数,成...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显密问答录|唯识见与中观见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021411253.html
  • 幻生幻灭即是不生不灭──谨以此文纪念幻公

    悟入诸法空性,是胜义谛;即真而不碍俗,回到现实的世间,与常人一样的知因果,明善恶,辨是非,只是不像凡夫的自性妄执,是谓世俗谛。   部派佛教里对二谛有不同的看法:一、约四谛言,前二谛是世俗,后二谛是胜义。这是“俗有真实”的说出世部所主张。二、大众系等即认为:前三谛是世俗,唯一道谛是胜义。三、一说部的见解:唯一切法空非我理是胜义谛,四谛皆是世俗摄。四、一切有部自宗是主张:事理二谛,世俗唯是假名施设,...

    超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3268996.html
  • 《成实论》中的二谛思想

    这点。  《俱舍论》中记载有部论师的二谛思想为:“余经复说谛有二种:一世俗谛,二胜义谛。如是二谛其相云何?颂曰:彼觉便破无,慧析余亦尔。如瓶水世俗,异此名胜义。”  有部世俗谛的认识对象有两种:一是若...世想名施设为彼,施设有故名为世俗。依世俗理说有瓶等,是实非虚名世俗谛”。要而言之,世俗谛只承认以世间观点命名的和合物是存在的。  与世俗谛相反的即是胜义谛的内容,判别标准有两条:一不会破碎消失归于无,...

    常 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1960540.html